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这个故事的开头有两个版本,结果也可能有两个。 3月22日《南方都市报》网络“微报道”跟踪了一则流传广泛的微博:河南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现场,一名妇女忽然越过警戒线来到了淮阳县委书记任连军的面前,双膝跪倒,大声诉说“冤情”。一名警察和一名保安从两边冲过来,将妇女拖离现场。整个过程中,任书记无动于衷,一直正襟危坐坚持观看演出。 正当任书记的无动...
15日,哈尔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哈尔滨市群众艺术馆正式挂牌。 哈尔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于2010年12月经哈尔滨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挂牌后增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科,承担拟定哈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组织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挖掘、抢救、研究、保护、管理和成果编纂出版等具体工作;具体承担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负责代表性传承人的管理,专项资金的监管;对全市基层非...
熊志忠是个挺能折腾的人,为了给双兴堂寻找出路,他申请了北京市的便民浴池,拿到了六万块钱的补助,还能享受到一些扶持措施,使得双兴堂度过了经营的最艰难时期。不过熊志忠并不安于经营,他的心气儿高得多,他觉得,自己有义务为后人保留一个老北京生活的样本,在他眼里,双兴堂不只是个澡堂子,而是一个有着浓厚文化底蕴的地方,也许若干年后,想了解老北京的生活,除了民俗博物馆,就是这里了。 2006年,双兴堂获得&l...
全省101项非遗展演惊艳欢乐节 丰富有趣的展演,引来观众如潮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资料图) 作为第十一届中国海南岛欢乐节期间的重要活动内容之一,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展演于今天上午在欢乐节主会场正式开展。我省的101项世界级、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图片、文字和传承人现场表演等多种形式亮相,引来观者如潮。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展...
老古舞乐队 角色众多、场面宏大是老古舞的特点 老古舞中的捕鱼者 老古舞,黎语“闯坎”之意,古籍称“告祖先”。源于黎族原始社会的祖先崇拜。因为它古老,因而得名老古舞。解放前,老古舞在白沙的细水乡、元门乡、白沙镇、牙叉镇和相邻的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黎族乡村,都可见到,而到现在,仅在细水乡有遗存。今年五月,老古舞获评国家级非物...
潘家园第三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品交易博览会,作为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于2010年11月20日——28日在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举办,成为文博会浓墨重彩的一笔。 此次潘家园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易博览会以“展示民俗精品,彰显非遗风采,回归百姓生活”为办会宗旨,让来源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走回民间,和人们的生活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非遗的社会...
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10月17日在第十三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公益儿童专场音乐会上,为首都少儿观众演唱天籁般的蒙古族童谣。本报记者 谌强摄 文化部部长蔡武在他办公桌前批完又一份文件,站起身来,迎向一旁等候采访他的记者。让人没想到的是,一次关于“十一五”期间五年来中国文化发生深刻变化的采访,竟然是从这样一个看似平常的话题开始。 蔡武部长说,几年前他到文化部担任部长的时候,R...
今年以来,广安市狠抓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清理工作,形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积极组织实施了华蓥山滑杆抬幺妹、岳池灯戏、邻水手掌木偶、武胜竹丝画帘等民俗项目巡游、展演和名特产展演,开展了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工作。目前,全市已发掘整理并成功申报省级“非遗”项目8项,明确省级“非遗”传承人10人;市级“非遗...
文化社区化保护决不能混同于常见的自然保护区,不可任其遵循“上帝的法则”——“弱肉强食”的“自然食物链”定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选择”法则、“封山育林禁猎,不动一草一木一鸟一兽”的自然保护区规则等,这些在文化的社区化保护中...
——中国新农村新牧区文化暨民间文艺之乡建设经验交流现场会在内蒙古乌审旗召开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指示精神,深化我国民族民间文化的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促进中国民间文艺之乡的建设,由中国民协、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人民政府等主办的中国新农村新牧区文化暨民间文艺之乡建设经验交流现场会于9月3日在内蒙古乌审旗召开。 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
“哇呜唱,庄稼长;咪咪吹,牛羊壮。”这是宁夏广为流传的一句谚语。 宁夏回族群众称为哇呜、咪咪、口弦的回族民间乐器,具有独特的演奏技艺、制作工艺和弹唱艺术,由于这些乐器演奏的器乐曲与民众生活紧密相连,因而才有了上述谚语。但是,现在宁夏民间会演奏这些乐器的艺人已经难以寻觅。除了口弦还有部分有一定技艺的吹奏者外,哇呜、咪咪在民间已经很少有高水平的吹奏者了,一些人听老人吹过,自己...
作为中国现存戏剧中最古老剧种之一,有“宋元南戏的活化石”之誉的莆仙戏,目前正准备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在此时,被誉为莆仙戏“教科书”的《莆仙戏传统科介》手稿流失民间40多年后,重新现身。 福建莆田市莆仙戏申遗办8日在此间告诉记者,莆田市政协退休干部余平日前将其珍藏多年的《莆仙戏传统科介》手稿无偿捐献给了莆田市莆仙戏申遗办,希望能够为莆仙戏申遗贡...
隆安县在开展培植文化产业、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工作中,找准工作定位,创新发展理念,切实做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管理工作,不断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引导,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逐渐进入佳境,为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拓宽了渠道。 隆安,具有悠久的历史足迹,远在新石器时代,骆越先民就在隆安这片热土上创造了灿烂的大石铲文化,遗留下来了丰富多彩的稻作文化习俗和各式各样的文化遗产。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因素的...
近年来,拉萨市坚持面向市场、面向群众,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深化改革,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在更为广阔的舞台上绽放异彩。西部大开发10年来,这里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从艺术创作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从弘扬传统文化到发展文化产业,虚功做实的本领促使着“软实力”的体现,文化事业发展呈现出一片艳阳天。 政府力推 业者力拼 观众力捧 拉萨地处高原,经济社会发...
本报讯(记者喻小津 通讯员杨志梅)近日,从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传来消息,经个人申报、专家评审和社会公示等程序,南通市政府正式批准确定28个项目列入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市有9个项目入选。 我市入选的9个项目为:如皋红木雕刻、如皋丝毯织造技艺、林梓潮糕制作技艺、如皋白蒲茶干制作技艺、如皋白蒲黄酒酿造技艺、如皋风筝制作技艺、如皋香袋制作技艺、如皋提线木偶制作技艺、如皋的黄氏玉容丸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